□汕尾日报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肖耀光 文/图 干群协力引水取水,共抗旱情。 去年入夏以来,海丰县累计降雨量63.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0%,为有气象历史记录以来同期最少。持续干旱致全县约15万人陷入“用水”危机。目前,全县11宗大中型水库库容约1亿立方米,占总正常库容26.56%,比去年同期减少22.48%,水库总可用水量约7200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11.34%。海丰县为此把“供水”事项作为当前最大民生实事,先后启动了水利抗旱Ⅳ级、Ⅲ级应急响应,实锤抗旱,以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需求。 应对 全力以赴解决当前最大民生实事 针对出现的旱情问题,海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供水作为当前最大的民生实事抓落实。县委书记郑俊雄、县长郭文炯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各地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旱情问题,提前部署,科学应对,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召集有关部门会商研判,部署落实各项防旱抗旱保供水措施。 县专题会议商讨抗旱保供水良策。 去年7月份以来,该县气象、应急、水务等部门召开多场专题会议进行会商、研判,具体部署全县防旱抗旱工作。同时,先后启动水利抗旱Ⅳ级、Ⅲ级应急响应,制定了防旱抗旱工作方案,多次组织实施人工增雨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需求。 为落实市委书记张晓强3月3日在海丰调研时提出的优先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要求,该县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顺序,并考虑到县城地区两大供水水库蓄水量不平衡的状况,通过常态化会商调度,加大青年水库供水量,减少红花地水库供水量,并要求供水较为紧张的城东镇从4月9日起,全面暂停洗浴、洗车、洗染等企业和商户用水,优先确保生活用水。 青年水库正常库容量6800万立方米,现仅剩850万立方米。 担负保障县城地区群众饮水安全与需求的该县水务集团同步制定、践行“保供水十条”,千方百计确保群众饮用水供应。其具体措施包括在青年水厂增配一台400KVA发电机,加大青年水厂送水量,尽量使缺水区域群众用上水;制定阀门调整预案,通过科学调度保北片区域供水应急预案及全城分区域分时段供水应急预案,通过阀门控制,尽量保证水压平衡,减少出现无水区域;联系省相关部门、省水协、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支援送水车,并分为4个配送小组进行应急送水等。 点击 重灾区城东镇多管齐下保“民生”用水 受本轮干旱影响较为严重的是县城城东镇,其辖内16个行政村,2个居民社区,常住人口约17万人,耕地面积3万多亩。仅居民用水每天便达3.5万立方米。 由于该镇自来水厂水源取自红花地水库;总库容6476万立方米的红花地水库目前仅剩下不足30万立方米,为保障供水不得不动用底库容,并实行区域轮换供水措施。 该镇把抗旱保供水当作当前最重大、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通过开展节水宣传、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应急抗旱水车送水等方式保障群众饮水供应。 从公平水库引水入城东,缓解供水紧张局面。 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方面,该镇通过在敏兴毛织厂架接管道,接驳公平水库引水渠道作为城东镇自来水厂补充水源,缓解红花地水库水源不足的问题。该管道已于4月2日晚接入自来水管网开始供水,日供水量5000立方米;寻找红花地水闸下游备用水源,由县应急局、水务局与公平镇平一村协调,预计每天可提供2000立方米饮用水。同时,呼吁各村(社区)启用老水井作为非饮用水源,水质相对较好的井水由镇自来水公司检测合格后作为饮用水源;准备启用黄江河、竹子坑水库作为非饮用水源,已将水样送检,检测通过后,可通过提水站取水接入自来水管网供群众生产用水。 城镇居民一拨接一拨到古井取水。 启用应急抗旱水车送水方面,目前,该镇已安排5部送水车24小时不间断为供水严重不足的龙山村区域各住宅小区送水,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维持送水接水秩序,以最低限度保障群众基本饮水问题。4月9日下午5点,来自省供水集团的4台容量各为11.4吨的应急送水车也加入到紧急送水行列,前往城东镇小汾村、富龙小区、怡丰小区等缺水区域,为群众提供免费送水服务,支援城东镇渡过旱情难关。 干旱时节“革命古井”再立新功 为了方便取水,古井被投进四根水管,分别装上小型抽水机。 海丰县城东镇赤山下楼村有一口古井,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因井壁中段四周早年坍塌而形成空间很大的洞穴,下段井壁则仍然完好。不管干旱多么严重,甘甜的井泉常年不绝,一直是周围四乡六里的主要生活水源,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年干旱严重,这口破损不堪的古井依然没有干枯,源源不断地为当地村民供应生活用水,而附近一些城镇居民闻讯也到此古井取水。 据当地群众介绍,在腥风血雨的大革命时期,当地革命志士藏身于此古井内的洞穴,躲过了反动派一次又一次的搜捕,古井“屡建奇功”。故此,解放后当地人称这口古井为“革命古井”。在眼下气候干旱水源吃紧之时,这口“革命古井”缓解了周边群众生活用水的紧张,可谓再立新功。 汕尾日报记者 林敏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