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全在海丰县大湖镇高螺村工作,任中海石油对口帮扶工作组第一书记兼队长。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落实扶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咬定目标,精准施策,全面完成单位承担的对口帮扶村高螺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实现高螺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村提前出列。 图为王映全组织开展村文化精准扶贫活动 建立健全党建制度 驻村以来,王映全认真贯彻省、市党委《关于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规划》,以及抓党建促扶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等一系列行动实施方案,全面促进党务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和全面提升。落实“三会一课”,开展“两学一做”“党员专题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组织建设方面,考虑到高螺村党员数量多、外出分散等特点,按照组织要求,将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并成立三个党支部,集中和分头开展工作相结合。阵地建设方面,完善党员会议室、活动室、读书室的配套建设。重点完善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提高对广大群众的服务质量。 积极推动该村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工作纪律制度》《村规民约》等,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村级治理水平。 廉洁守纪,带头遵守“八项规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从不收受驻点村群众的财物和接受宴请,努力塑造“第一书记”良好形象,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自2016年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带领扶贫组及党员干部按照习主席“精准扶贫“思想及扶贫攻坚各项指示精神,积极落实扶贫规划和各项措施,取得扶贫成效,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出列,各项指标均通过省市的验收,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脱贫目标。 高螺村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达到人均12832元/年。其中无劳动能力家庭收人达到12344至16636元/年,五保户达到12847至17951元/年。非贫困户抽样调查人均可支配收入17199元/年。在教育保障方面,32名在校生,全部领取了教育系统发放的生活补贴和帮扶单位教育补贴,无辍学。疫情期间,用公司捐赠的电脑安装网络文化室,为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全村学生均有在线学习条件。在住房保障方面,完成6户危房重建、12户旧房修缮,7户厕所改造。在医疗、养老、残疾保障方面,全面免费投了医保及重疾险,水、电、家居卫生及消防安全均达标,电视、电信信号全覆盖。成功建成1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为村集体每年增收6至10万元,为后续巩固扶贫成效打下经济基础。 落实政府扶贫财政资金“造血”开发项目3项,为贫困户增加稳定分红收入。同时为10户贫困户落实免息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和经营。落实“头雁”工程,科技帮扶支持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粗略估计全村养殖场约4000多亩,年产值达3000至4000万元,直接或间接解决近百名村民的临时就业。 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提升高螺村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水平。启动“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高螺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积极开展疫情阻击战 2020年2月4日,王映全接到省委组织部《关于在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的通知》后,他带领扶贫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创造条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扶贫组成员放弃假期提前返回工作岗位,与村镇干部一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由于全国各地全面铺开抗疫工作,抗疫物资一时成了紧缺品,经过多方努力,扶贫组为高螺村筹得口罩6000只,消毒酒精144瓶,防护手套300只。 防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各种措施向广大村民宣传安全健康知识和防疫政策法规,每天循环播放各级政府重要指示,通过微信、公告、标语口号等手段灌输防疫思想,防疫意识深入人心。实行全村疫情监控,除了设卡控疫之外,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负责由村干部分组入户,每日对村民体温及健康情况进行普查登记,建立村民健康状况记录,做到动态掌握,及时上报。 王映全带领扶贫组一方面做好防疫工作,另一方面继续落实贫困户的脱贫措施。为了贫困户劳力及时务工,扶贫组多次访问贫困户了解具体困难,并提供口罩等防护用品,确保他们能及时外出务工务农;对生病在家的五保户给予特殊照顾,春节期间安排饭店每日送餐;对养殖户提供销售水产品渠道支持,面对疫情,广大村民养殖的水产品面临滞销的困难,扶贫组通过扶贫系统提供网络销售对接平台,为养殖户提供了渠道保障。 海丰县组织部供稿 郑燕珊 整理 图片提供: 王映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