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通讯员 林嘉原 文/图 近年来,陆丰市博美镇把建设“民情大数据地图”、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作为全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改革举措,积极贯彻落实建设“民情大数据地图”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党员干部全面摸清村情民情,在常态化开展全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机制,大胆尝试使用新形式、新技术,加速推进“民情大数据地图”工作。 如今,博美镇各类矛盾纠纷、民生事项、重点人员走访等问题,正通过该镇联勤指挥中心的高效运转,实现及时落地处置,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社会治理新机制逐步形成。 工作人员通过民情地图实时掌握村情信息。 加强组织领导 去年11月下旬,陆丰市民情地图应用试点工作一启动,博美镇就率先建立“1 8 12”工作机制,专门成立一个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情地图应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八个负责收集全镇各类村情民情图层数据的工作专班和十二个村(社区)民情地图应用试点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对接、数据收集等工作,高效实现了信息上传下达。 为推动“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该镇专门建立“一心多点”组织架构,成立由镇综治办承担日常管理运行工作和统筹协调的镇临时联勤指挥中心,负责平台日常运行和管理,做好平台接收事项的研判、流转、跟踪、审核和督办等工作。 该镇还以村(社区)为应用推广哨点,在全镇12个村(社区)成立了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和民(辅)警为成员的应用推广领导小组。 联防网格员进村入户走访。 强化基础工作 开展民情地图应用试点工作之前,博美镇就已积极开展全科网格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去年6月份,按照陆丰市委政法委的工作要求,该镇通过购买社会服务,落实全科网格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制作了全镇83个小网格的航拍图,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完成全镇的路巷名、房屋门牌号草编工作。同时,对照标准采集党员、“两委”干部、外出干部、房屋居住人员和公共场所、工商业农林水畜牧场所人员及特殊人群信息,形成电子档案,为此次民情地图的前期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该镇建立八个数据采集专班,组织人员、发动党员志愿者共53人对全镇26个大项数据、81个小项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专业团队的技术支撑下,采集标准地址21523条、实有人口70844人、实有房屋19799栋、实有单位1653个,目前已全面完成全镇“一标三实”工作,全镇12个村(社区)重新编排了门牌号和道路名称,其中红下、点石两个试点村安装了统一规格的门牌和路牌,并在此基础上,新增采集实有人口信息4012条。 该镇还开展航拍倾斜摄影和3D地图建设,在“民情地图”实现了博美全镇3D地图展示,为民情地图落地落实提供庞大的数据支撑。 联防网格员接受民情地图应用培训。 增强网格力量 在开展民情地图应用试点工作过程中,博美镇认真整章建制,建立网格联防联控体系,成立由分管政法的镇党委副书记担任大队长的镇网格联防大队,主要负责全镇网格联防员的统筹管理,统一调度指挥镇各级网格联防队伍,并出台网格联防员考勤、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以每四个连片的村(社区)组成一个中队,并从该片区的网格联防员中推选出一名中队长,负责该区域网格联防队的统一调度指挥;每个村(社区)的网格联防队为小队。 为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该镇认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专门成立镇网格联防大队党支部,并指派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网格联防工作走深走实走细。该镇制订全年培训计划,定期由镇班子成员和业务部门的骨干对全镇网格联防员进行上党课和业务培训,提升网格联防员处置日常工作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网格联防队伍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 该镇还实时调整培训内容,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为切入口,重点讲解 “民情地图”钉钉端的操作技能,对网格联防员进行详细的业务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15人左右的“小班”培训,强化网格联防员的操作技巧,进一步确保如期实现“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该镇网格联防员的业务技能。目前,全镇网格联防员已基本掌握“钉钉”APP的操作技巧,大大加快了该镇“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的进程。 提高运转效率 博美镇积极想方设法,配齐硬件设施,保障“民情地图”常态化运作。在上级政法部门的指导下,结合龙图公司的设计方案,该镇已于2月9日完成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建设工作。镇联勤指挥中心的投入使用,加大了应用推广工作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快实现全镇“民情地图”应用运行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的步伐。 与此同时,该镇进一步完善软件建设,确保“民情地图”高效运转。该镇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联勤指挥中心的运转机制,落实值守人员,规范工作职责,不断提高运转效率。如今,该镇主要负责人已可通过图层子系统,快速掌握全镇社会治理的多个包括人口、房屋、安全隐患、党建、网格事件等要素信息。在网格化子系统方面,该镇点石村和红下村的网格事件上报及巡查走访工作已进入常态化,其他村(社区)也已全面启用民情地图“钉钉”端的应用程序。至目前,全镇事件上报952件,工作日志5516条,巡查走访2292起,进一步明确了“上报—分拨交办—处置—回访确认—办结”的事件处置闭环网格工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