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林志鹏 通讯员 黄小斯 文/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去年以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不懈抓好林业发展,着重从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林地管理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干群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家园。 推进林业工程建设 该区以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为主线,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多措并举,加强造林绿化与生态修复,使全区森林资源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该区实施森林碳汇重点生态造林工程,并以义务植树节活动为契机,组织干部群众参与造林绿化建设,狠抓森林抚育。目前,该区已完成2020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造林工程5000亩;义务植树9万多株;完成2018年以来新造碳汇林抚育面积4700亩。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种下林木,还需加强保护。该区从三方面出发,守护好绿水青山。 该区一方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定期巡逻检查,严打非法运输、贩卖、出售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犯罪。另一方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全面落实区领导挂点街道、区直单位挂点村(社区)工作机制,区、街道、行政村和自然村各级“山长”层层认领责任,将森林防火的职责落实到每个山头地块和每个责任人;强化舆论引导,发布禁火通告,印发各类宣传材料5万余份,悬挂横幅181条,让各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各中小学校开设森林防火专题教育线上公开课,广泛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并及时曝光典型火案;强化火源管控,开展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非法经营点;推广应用“粤康码”“护林码”,坚决杜绝火源上山;开辟防火林带,由护林员动态巡护,专人包山巡守;成立办案组,做到见烟就查、违章就罚、犯罪就抓;强化应急值守,做好值班备勤,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制度,确保信息和火情及时传递;综合运用防火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查、工作人员巡逻等手段,对林区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测;强化督导检查,倒逼责任落实,成立防火督查组,通过明查暗访、突击抽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失职渎职、贻误战机而造成森林火灾损失的,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除此之外,该区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普查,基本完成去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率”指标,并切实开展薇甘菊防治2500亩,已在重点疫区清除了薇甘菊危害,有效遏制了薇甘菊蔓延,还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没有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 工作人员在林区巡查。 整合优化林地管理 植树造林,林地管理是关键。该区认真组织开展生态公益林完善落界工作,现已完成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完善落界工作。同时,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在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和保护性质不改变的前提下,以“一增”和“一减”为导向,对区自然保护地进行科学调查评估,形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还积极审核上报使用林地,完成兴宁至汕尾高速公路海丰至红海湾开发区段二期工程项目(红海湾开发区段)10.2359公顷使用材料上报工作,于去年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核以及完成汕尾市东部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项目0.1493公顷使用林地组件审核上报工作。 该区加大森林督查力度,以督查成果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并上报2020年度森林督查成果报告。此外,根据市林业局反馈的“十四五”规划年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制定开发区“十四五”规划年森林采伐限额,切实提升森林管护经营水平,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