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聚力开创高质量发展之路—— 城区确定今年发展路线图

2021-3-1 14:21| 发布者: swcszx1688| 查看: 1072|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城区一纺织企业加紧生产,助推该区经济发展。

 汕尾日报记者  孙实  摄

聚力开创城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打造首善之城、善美之区。

作为重要议题,近日召开的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该区发展新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动员该区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围绕东承西接

谋划发展新高度

推进优惠政策落地 主动对接国家有关部委、省厅及深圳市,积极争取相关财政、投资、产业等优惠政策在城区落地。紧盯政策导向,着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卫生等短板领域做好项目策划,积极争取上级各项转移支付资金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大抓“老基建”、突破“新基建”、补齐“软基建”,加快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聚焦重大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与广州、深圳、香港等核心城市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落户城区;积极融入“双区”创新发展格局,努力争当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加快构建形成由市区核心区和中央商务区、金町湾片区、品清湖南岸片区、红草片区构成的“一核四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围绕投资扩量

驱动经济新引擎

以重点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全区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3项,年度计划投资93.16亿元。落实“1+5+X”协调机制。

以“双招双引”注入发展后劲 着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计划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85亿元;引进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教育卫生服务、公共设施管理、居民服务等行业投资项目15个以上;推动新招引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深入推进“招才引智”行动。

以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接续推进市场主体培育行动计划。

以拓展消费市场激发增长动能 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组织开展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激发市场潜力;促进农村汽车消费;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餐饮、住宿、文体、娱乐等消费增长。

围绕简政放权

开启改革新局面

扎实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六个通办”等政务服务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促进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高效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达到100%、全流程网办达到90%。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加快“无证明城市”创建,加强清单规范管理,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推行失信惩戒,全面营造公平环境。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深化网格化智能分拨处置能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传统型向数字化转型,全方位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实施村(社区)事务“阳光公开”工程。建立健全村(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围绕精细管理

激发城市新活力

推动城市扩容更新 配合市做好土地收储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城市更新升级;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优化“一村(社区)一主题公园”建设,打造一批城市边角公园。

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实现长效常治;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和最干净乡村。

打造全域景区 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优势,推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坚持渔旅融合发展,推出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品牌;实施老城特色街巷活化工程,推出吃、喝、娱乐、购物等功能产品,打造“古香古色”文旅品牌;加强文创设计支持和引导,打造特色街区。

围绕固农强基

展示城乡新风貌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突出农业产业发展,着力在海洋经济上下功夫,谋划建设蚝产业、海胆文化、农旅休闲、康养、未来科技等5个特色小镇,打造5个特色名村。

推动农村面貌全面提升 高标准推进“八个美丽”建设,全域打造全国最干净整洁的村庄。推动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80%以上,力争自然村雨污分流全覆盖。完善乡村农田灌溉、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

积极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 全面铺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三块地”改革试点。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围绕“两山”理念

打造宜居新环境

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观。完善提升污水管网系统。全面保障土壤环境质量。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规划建设5000亩金霞光森林公园,严厉打击破坏山体违法行为,强化森林防火,全力推进垦造水田、拆旧复垦等项目。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完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终端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倡导绿色出行,大力践行绿色消费,政府机关带头开展反浪费行动,引领文明节约新风尚。

围绕幸福共享

扩大民生新成果

突出抓好优质教育有效供给 加快保利幼儿园等7所公办幼儿园建设进度,确保秋季招生前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200个,谋划附设一批托儿班;加快推进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标准化镇级寄宿制学校等项目建设;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紧抓教育质量提升,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积极打造健康城区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完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医疗、医药、医保、医联体和数字医疗“五医”联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巩固提升平安城区建设成果 守住国家政治、经济等领域安全稳定底线。巩固禁毒、扫黑除恶成果,健全完善长效常治机制。坚决打击“两抢一盗”、走私诈骗、制假售假、涉野生动物等各类违法犯罪。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突出抓好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认真做好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争“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归零。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在全区村(社区)继续推广“长者饭堂”“爱心食堂”建设;提升医保公共管理服务水平。营造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浓厚氛围。

围绕提优增效

展现政府新形象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履职全过程。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务生态。

把依法行政贯彻始终 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提高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水平;建设“阳光政府”;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把廉政防线扎紧筑牢 落实区人大各项决议、决定,定期报告工作;切实办好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抓实意识形态工作;持续为基层减负;严控“三公”经费;强化争先进位意识,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创一流,实现城区率先发展。

汕尾日报记者 林敏 张文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