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通讯员 余海扬 文/图 伴随着碣石镇乡村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一幅幅优美的乡村画卷,在春意盎然的田野乡村迅速铺展开来。 碣石镇是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近年来,该镇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作为有力抓手,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逐步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近日,省委农办、组织部、宣传部和省农业农村厅、民政厅、司法厅联合公布的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单位,碣石镇榜上有名。 坚持党建引领 建设美丽乡村 步入该镇莲花村,村民广场的花坛里花开正艳,广场上各种运动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几名村民正在悠闲地散步聊天。 “前期在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们找不到具体实施方向,大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意见。后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组织了群众代表到兄弟乡村去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回来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启动了环境整治工作。”村委会一名干部说道。经过环境整治,硬件补齐了,生活环境变好了,大家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不仅使‘面子’干净了,接下来,我们还大力开展了屋内卫生整治,把‘面子’‘里子’都搞好……” 自开展乡村治理工作以来,碣石镇把重点放在“党建引领和建章立制”上,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配齐配强班子,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明确镇村权责清单,实现乡村资源、服务、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党支部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理清村级各类组织功能定位,实现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履行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在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事项上的监督作用;创建党员责任岗和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斗中的堡垒作用,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在党建引领下,该镇乡村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设施更加配套。 配齐配全各村公共健身设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推进环境整治 加大设施建设 “原来我们村没有统一规划,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后来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村委会组织动员建排水管、修筑道路、图书室、文化广场、建花园、搞环境治理和庭院经济,现在整个村子整整齐齐,比以前好多了。”在该镇滴水村,群众喜笑颜开地说。 滴水村只是碣石镇开展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碣石镇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循序渐进,全力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该镇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先后完成了新饶、新酉、湖坑、前堆、后埔等村村庄规划编制,并要求各村严格按照村庄规划的管控实施村内各项公共事业建设。目前,全镇42个村(社区)委会94个自然村全部实现集中供水;农村公路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一些具备通行条件的建制村开通公交车线路;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镇乡村实现供电、电视、网络信号全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村级卫生站建设使用,配齐配全村级卫生员…… “自启动乡村治理工作以来,全镇认真开展乡村环境治理,一批人居环境示范点‘脱颖而出’。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陆丰市委常委、碣石镇党委书记方炳烙说。 去年,该镇先后组织召开数十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推进会,明确各村(社区)是辖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辖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落实。同时,着力推进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计划投资2400万元,新选址重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碣石垃圾中转站及分类处理中心。 截至去年底,该镇清旧补绿、拆旧建绿、见缝插绿1575处,补绿面积超19万平方米,建立拆旧复垦党员责任田和责任岗1200多处;“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目标100%完成,完成改造户厕改造435户,新建或改造卫生公厕89座;已建设垃圾收集点和放置垃圾桶1205个,村级保洁员配备率100%,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革除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 该镇认真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体作用。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落实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 该镇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进一步革除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比阔斗富、封建迷信等歪风陋习,提倡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新风正气,让乡村发展充满活力。去年,该镇结合实际,制订了《碣石镇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如今,全镇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转,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使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人民群众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镇风民风真正美起来。去年该镇累计登记备案红白事1304宗,成功劝阻计划超标准操办红白事205宗,群众节约资金共2350万元,发放《移风易俗告知书》7万余份,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5万余份。去年7月,汕尾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现场会在该镇召开,对该镇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该镇还大力度巩固创文创卫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城镇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水平,确保以最好面貌、最优成绩为实现双创目标“加油”“添分”,不定期开展镇创文暗访督查,开展农村“卫生先进户”评选活动。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管理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卫生保洁、文明宣传、扶贫济困、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去年,该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800余场次,线上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万个小时;被评为汕尾市卫生镇;全镇共有35个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党员志愿者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