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立下 “军令状” 走好“三步曲”—— 城区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侧记

2021-2-1 11:44|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970|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通讯员 姚秋敏

近年来,城区积极推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围绕“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走好“上下联动、营造环境、动态监测”三部曲,有序推动各项创建工作落地落实,全力构筑和健全慢性病防治体系,提升慢性病防治能力,为人民群众健康筑牢防护网。在去年12月30日公布的2020年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估结果中,城区被省卫健委确定为“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广场舞活动成为老年人健康生活新时尚。

汕尾日报记者   孙实  摄

上下联动

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2018年底,该区围绕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目标,夯实“组织”“经费”“政策”“队伍”四大保障基石,全面引领各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在组织架构上,该区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26家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汕尾市城区创建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印发《关于汕尾市城区创建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各地各部门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的任务、要求、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创建示范区联络员工作制度。

在经费支配上,该区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将慢性病防治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决算管理,并建立稳定、可持续、可增长的投入机制,实施经费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持续用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评估、开展人群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干预、建立和完善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干预随访管理、慢性病防治队伍的能力建设及健康教育等工作。

在政策支持上,该区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汕尾市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探索适合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并出台了《汕尾市城区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统筹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基础建设,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

在队伍建设上,该区在市疾控中心设立慢病科,各基层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均设立专职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形成以市疾控中心为主导,综合医院为骨干,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防控网络。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区级慢性病防控专业技术培训,有效提高慢性病防控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水平,还组成由各级专业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单位慢性病防治专家为成员的技术指导专家组,为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营造环境

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为推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该区加大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力度,全力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该区扎实推进健康教育宣传栏建设,使村(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100%覆盖。协同逸挥基金医院根据每个科室专业特点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各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力打造健康教育宣教室;全区58所中小学校均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内容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中。同时,举办各类健康主题活动、讲座,发放慢性病宣传手册、宣传单、“限盐”勺、“控油”壶、腰围尺等多种倡导健康生活的产品;常态化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先后开展第五届磨房汕尾40公里徒步、汕尾红色文化徒步行、城区“乒协杯”乒乓球男子团体邀请赛和广东省老年人太极拳、剑比赛暨汕尾市“扬太极文化 创卫生城市促全民健康”活动以及首届品清湖荧光夜徒活动等影响力较大的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工间操制度,举办工间操指导员培训班,把工间操作为一项制度性的体育活动长期坚持,各乡镇、街道办还成立了舞蹈、乐器、球类等各具特色的集体性健身团体,积极推广工间健身活动;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慢性病防控宣传方式,组织宣传工作人员登上码头渔船,利用微宣讲、顺口溜、主题渔歌等新形式,向广大渔民群体宣传“三减三健”“合理膳食”等内容宣传,引导渔民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强化控烟禁烟,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建设,实现全区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覆盖率100%。据统计,城区18岁以上居民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达61.9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1.87%。

该区在城区金湖路精心打造“健康一条街”,并将善美广场和奎山公园打造成健康主题公园,设置36个健康小屋。同时,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活动室或文化广场等健身场所,并配套健身器材共1051套;建成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各5家,合理优化布局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使居民“十五分钟就医”成为现实。

动态监测

强化防控全过程管理

该区通过规范健康体检、做准社会调查、实施科学监测、强化筛查干预等系列举措,逐步构建慢性病全程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在全区7个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便于为市民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并狠抓各级医疗机构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落实,2019年全区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率达94.1%;高度重视职工体检工作,让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组织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加强各类慢性病患者登记管理,对于通过健康体检、义诊、社区健康自助检测等方式发现的健康高危人群,及时登记,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的随访管理;开展全人群的死因监测及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交换肿瘤登记信息,实行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并坚持定期发布调查结果。

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普及保健知识。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摄

校园足球比赛增强青少年体质。

汕尾日报记者  林敏  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