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文/图 面对发展新格局、新机遇,陆丰市坚持“奋力裂变发展,实现蓝色崛起”的总定位,以使命在肩的担当、刀刃向内的勇气,吹响新经济号角,整装踏上戮力同心奋战之旅,全力推动基层基础建设年、项目双进会战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三大行动”,有效加快推动实现“裂变发展”。截至去年12月底,列入该市本级重点项目75个,累计完成投资184.9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1.12%。 南海海缆项目建设现场。 坚持党建引领 实施“红色细胞”工程 陆丰市为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裂变发展,大力实施“红色细胞”工程, 强健组织肌体,筑牢基层组织堡垒, 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一再强调,陆丰市一定要以实施“三大行动”为抓手,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裂变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去年,该市着力选优配强“头雁”队伍,提前备战2021年村级换届,持续推动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行动”,用好市镇两级党校、“广东党建云”“远程教育”等载体抓好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市市委组织部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充分激活党员“红色细胞”,积极全面推进“+党建”和“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党员网格化联系群众工作,通过下派151名市直机关干部担任村级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以及一批挂职村(社区)民警4支队伍以“外援”形式,助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同时,该市着力建强建优基层党组织,特别是335个村(社区)党组织,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以335个网格为基础,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加快网格功能整合,着力构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机制为抓手,推动镇干部“驻村连心”,村社干部“入网知心”、基层党员“联户交心”,打通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做实基层工作“最后一纳米”。 落实“1+5+X”机制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重点产业项目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牵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领和重要支撑。 陆丰市出台了《陆丰市“项目双进会战年”行动方案》,设立了项目引进专班,打好“谋、推、做”前期工作“组合拳”,认真落实“1+5+X”项目协调工作机制,坚持“引进一批、动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项目梯次推进原则,谋划和储备一批“新基建”和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市政“五张网”项目。此外,该市把“项目双进会战年”行动列入重点工作大督查内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力推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力保项目建成投产投用。同时,多方协调抓项目推进,以金牌“店小二”的服务,主动为项目建设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去年,协调项目97个,处置涉及用地、环评手续、征地拆迁等113个问题,切实有效为项目推进建设排忧解难、保驾护航;主要领导带队赴江苏、上海等地调研考察,成功引进蓝精特种管业制造厂工程项目和中天科技智能电网项目;积极配套招商,以碣石海工基地为核心,扩大临港工业园区到1.3万亩,以基地配套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引入了深圳鹏翔公司投资7亿元建设临港工业园公共生活配套服务项目。 据该市发展和改革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去年陆丰市按照双进会战部署,通过分季度集中举办开工一批项目,全力推动各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列入该市本级重点项目75个,累计完成投资184.9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1.12%。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11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5.51%;列入汕尾市项目55个,累计完成投资178.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86%,总体投资完成数达到时序进度。该市去年重点项目比前年增加9个,同比增长13.64%;完成投资额184.97亿元,比前年增加111.76亿元,同比增长152.67%。 开展“三大行动”过程中,该市各地各单位树立“一盘棋”思想,纷纷加快行动,合力推动“双进”行动开展。该市碣石镇紧盯未来发展趋势和新兴朝阳产业,集中力量推进陆丰海洋工程基地、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产业园、碣石互联网+智慧渔业科创园、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等一批“大、好、高”产业项目,加快构建碣石现代化产业体系。南塘镇重点抓好汕汕铁路南塘高铁站建设项目与南塘中心大道建设项目,争取尽快尽早全面完成征地,有序投建;加强广东企耕农业有限公司冬种马铃薯基地建设,并以此为支撑点,推动建设一个3万亩马铃薯国家级产业现代化产业园和“北果南种”种植园项目,打造好乌石莲花寨芝麻等特色农业品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西南镇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的环境,借潮惠高速出口契机,发展黄塘嶂、石门坑水库一带集旅游与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与农业观光产业。 当好金牌“店小二”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川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对‘项目为王’的理解和认识,加大项目谋划推进力度,加快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类问题,以营商环境建设的迭代更新、提档升级,为项目建设更好地保驾护航。”陈德忠多次要求陆丰全市党员干部和相关单位、部门要拿出干事创业、积极担当的精气神,真诚服务项目,厚植发展土壤,激发创业热情,按照金牌“店小二”的标准,吃透政策、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擦亮陆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金名片。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关键一环。 陆丰市在精准招商引资、招才招智的同时,党员干部认真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着力推动流程再造,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速度,主动排忧解难,为在陆丰投资的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去年,该市发改局主动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认真落实“1+5+X”项目协调工作机制(即1个项目单位加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环保5个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为项目单位提供金牌“店小二”式服务,并采取“并联审批、快审快办、限时办结”的办法,提高速度,压缩时间,支持项目加快落地建设。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践行金牌“店小二”式服务,争创一流政务服务,通过聚焦营商环境“四个一流”,努力实现了“六个通办”目标,还通过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在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并通过建设“5G+政务服务”智慧大厅和政务数据中心,积极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办事更快、体验更好、质量更优。该市科工信局真心实意为企业提供各类“保姆式”服务,使项目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良好联动效应。 与此同时,该市还先后出台了《陆丰市人才计划》《陆丰市2020年招才引智工作方案》《陆丰市人才工作规则》等政策文件,并分别组织了5场各类人才招聘会和15场“招才引智推扶贫助复工”“重点用工企业招才引智”等流动招聘活动。该市累计引进人才1617名,其中本科493名,专科1099名,研究生25名;累计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90名、新增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项目、南海海缆有限公司研究项目、广东长风新型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研究项目、陆丰市高级技工学校项目、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项目、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项目等高层次人才项目6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通过打造宜业宜居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山明阳、南海海缆、广东长风、广东海宇、中天科技、深圳鹏翔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纷纷进驻陆丰,开启了陆丰高质量“裂变发展”的新篇章。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上能源综合制造基地▼ 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占地面积228亩,总投资25亿元,主要从事大型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叶片设备制造、电气设备制造、试验中心及其相关配套产业。 该项目于去年5月建成投产,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海上能源综合制造基地。图为产业园大型海上风电设备生产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