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特区携手老区 共建靓丽明珠】产业振兴激活一池春水——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工作纪实之 ...

2020-12-15 12:43|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835|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陆河新河工业园区比亚迪项目俯瞰图

□汕尾日报记者  林一秀

走入陆河县新河工业园比亚迪厂区,工人们熟练操控着机器,各条生产线井然运作,一派有序的生产氛围映入眼帘。

比亚迪陆河工厂是新河工业园区第一家投产的企业,在此之前,陆河新河工业园区可谓是无水泥路面、无施工企业、无投产企业的“三无园区”,而如今,这里高楼林立、产业云集,不仅多家企业于此落户投产,今年还有望获得省级高新区认定。新河工业园区的“华丽蜕变”,凝聚着精准帮扶汕尾陆河县的深圳坪山区干部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更是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实现产业共建、产业振兴的生动样本。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以下简称“深汕指挥部”)发挥桥梁纽带和示范窗口作用,协调“深圳所能”为汕尾所用,筑巢引凤、牵线搭桥,因地制宜、授之以渔,创新深汕产业共建新模式,探索深汕乡村振兴新路子,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激昂奏响“特区带老区、先富带后富”的动人乐章。

牵线搭桥

构建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用心帮扶,行之以诺。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深汕指挥部结合汕尾实际,创新探索推行3种产业共建模式(“深圳总部+汕尾基地”、“汕尾研发+汕尾生产”、“政府投资+企业生产”)和4类招商活动(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特色招商),积极协调各结对帮扶区不断加大对共建产业园区的扶持力度,助力海丰、陆丰、陆河、新区红草等四个区县共建产业园做大做强,形成“1+4”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项目现代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振兴产业激活一池春水。

威翔航空(海丰)项目是“深圳总部+汕尾基地”模式的实例。该项目是海丰、龙岗产业共建引进的省重点项目,深圳龙岗区为厦门威翔航空提供总部用地,航空产业基地落户海丰产业园。项目主要规划建设航空研发设计、整机制造和维修、飞机材料研发、航空教育培训、通航经营及航空小镇的大型综合体,将形成经济规模上百亿元以上,带动上千亿新兴的战略产业。据统计,深圳转移到汕尾共建产业园区的128个项目中,80%以上企业均是“总部在深圳,基地在汕尾”的深汕一体化模式,其中包括去年落户于汕尾高新区的汕尾天贸新能源项目等。

深汕指挥部把共建产业园作为深圳的配套产业发展园区,在打造支柱产业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新兴的特色产业,引进科技含量高、具备一定自主研发能力的项目。深圳市前瞻高等理工研究院在汕尾红草产业园设立了前瞻汕尾研发基地,致力于石墨烯运用、RO膜逆渗透等技术的研究、索思金属封装材料项目,研发及生产芯片封装材料;在海丰产业园引进了冠龙生物科技、高端直线电机等前端项目及星际动漫、裸眼3D液晶显示等新兴产业,大幅提升产业共建项目质量。通过“汕尾研发+汕尾生产”模式,深圳近3年帮扶汕尾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2家,培育创新团队12个,引进副高以上职称的科技人才21名。

汕尾海洋工程基地位于陆丰市碣石镇后埔村。项目用地约2300亩,预计总投资约54亿元,目前,罗湖、陆丰两地已签订帮扶协议,罗湖区一次性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海工基地建设,同时两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碣石海域引进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配套引入苏州长风、江苏中天科技、中山明阳智慧和广东天能重工等上下游企业,在海工基地投资建设风机综合厂、铸造厂、塔筒厂、导管架厂、海底电缆厂等,预计产值达100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年税收3.8亿元,可解决当地就业岗位3000余人。

在产业共建模式的基础上,深汕指挥部有针对性地开展瞄准大项目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实施精准招商、开展特色招商等四类招商活动,重点突出,效果显著。“1+4”园区共引进项目199个,其中建成投产49个,超亿元项目169个、达84.9%。尤其是红草工业园的信利集团和新河工业园的比亚迪集团,均为超百亿级企业,给等待观望的企业树立了标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战疫”不松懈,“战贫”不停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更严峻、任务更繁重、时间更紧迫。深汕指挥部坚持履职尽责,切实当好项目引进推进“保障员”,一手抓招商引进,帮助汕尾引进了康佳、新希望集团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一手抓复工复产,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全市已供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达13个。同时,扎实当好园区提质增效“建设者”,积极推动共建园区转型升级,目前汕尾高新区有望今年列入国家级高新区考察名单,陆河新河工业园已完成考察,有望今年获得省级高新区认定,海丰生态科技城也已成功列入省级高新区考察名单。

深汕指挥部还积极促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承接汕尾全市产业发展规划,促成深圳鲲鹏基金公司与当地成立汕尾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创新“特区带老区”金融帮扶新模式,积极当好产业协调发展“参谋家”。另外,认真当好企业经营发展“贴心人”,支持企业生产防疫物资,用好用足金融、财政、税务、社保等支持政策,协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加快复工复产。提高贷款贴息帮扶政策的实效性,主动服务园区企业,通过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发动并指导企业做好深圳市产业项目贷款贴息申报工作,共资助21家企业,金额高达4160万元。组织汕尾148家企业先后参加中国进博会、中国海博会、深圳珠宝展等大型展会,学习借鉴行业先进经验、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砥柱。今年,汕尾“1+4”产业园区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年实现开工项目23个,其中来源深圳4个,计划总投资10.48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5.6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6.64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9.93亿元,全口径税收12.7亿元,产业发展的春天就在前方。

因地制宜

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扶贫产业,长在乡野,连着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利益。由于交通运输、信息传播不通畅等原因,汕尾大多村庄经济发展落后。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绿水青山蕴藏金山银山。深汕指挥部因地制宜,坚持特色产业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工作思路,坚持不懈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发展格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体现汕尾特色、具有深圳元素“强强”联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今年夏天,红海湾遮浪街道东尾村的荷花频繁出现于汕尾人的朋友圈里。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落后的村庄,在深汕指挥部的帮扶下,东尾面貌一新,人居环境逐步改善,还先后获评广东省“卫生村”、“红色村庄”以及“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当前,该村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建起了红色革命展览馆和乡村旅游综合体,青山绿水、红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旅游观光,带动村庄收益增加。

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的莲藕生态园景色宜人,陆丰汾河村的大叶红心红薯等农产品成了网红产品,海丰新山村红色风光引人游览参观、陆河新华村绿壳鸡蛋养殖基地规模初具……

亮点更多,模式更活、保障更实。深汕指挥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立足汕尾海洋特色优势资源,进一步深入挖掘“绿色+”“红色+”“蓝色+”资源价值,将劣势转为优势、把优势做成特色,村庄越来越好了,农户对未来充满着无限期望,昔日穷乡僻野,点亮了产业扶贫的星星之火。在2019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汕尾夺得了粤东片区第一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