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激活“红色细胞” 织密治理“网底” 我市构建“田”字型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0-12-7 15:16|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459|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汕尾日报记者  林一秀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党建+基层治理”,大力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深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和“平安细胞工程”,坚持各项工作从最小的单元开始抓,全面筑牢镇、村、组三级战斗堡垒,以“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作机制联结,通过画好“三横三竖”,构建“田”字型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探索构建具有汕尾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

我市着力重构重塑镇、村、组三级治理架构,构建运转有序、高效顺畅、责任明晰的基层治理体系。在镇街一级,紧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现象,因地制宜深化实施镇街机构改革,统一设置“6+1”机构,综合设置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救援队)等7个事业单位,除教育、公安、卫健系统机构继续实行派驻机制外,推动应放尽放。改革后共精简机构142个,同步下沉人员编制2425名,精简率24.3%。在村一级,坚持“好、稳、严、实”,项目化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好”,就是坚持“双好双强”,选出敢于担当、堪当重任“两委”班子尤其是头雁。“稳”,就是把平稳有序贯穿村级组织换届全过程,稳扎稳打统筹换届节奏。“严”,就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出台老人会、理事会等各类民间组织负面清单,加强换届期间全程全方位监督等。“实”,就是扎实做好换届后的各项后续工作,推进新一届村级组织建章立制、高效运营。组一级,我市出台了《汕尾市村民小组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党的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向村民小组延伸,推动解决组务日常管理中“一言堂”、村民小组长“权力无限大,责任无限小”问题。

另一方面,我市大力构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行管理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大数据”管理方面,我市把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导入“大数据”平台,通过“广东党建云”、“腾讯为村”、全科网格信息系统等的大数据平台及“民情地图”、“雪亮工程”等,唤醒沉睡数据,实现基层问题“一个口子进、同一个口子出”,构建起全域“闭环式”基层治理体系。“网格化”管理方面,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原则,在镇村组三级网格治理架构重构重塑的基础上,筑成大、中、小三级网格堡垒,织密织牢基本社会治理的“网底”,推动一网通管。目前,全市51个镇(街)、834个村(社区)和陆丰市大安农场、铜锣湖农场、海丰县梅陇农场,划定大网格54个、中网格851个、小网格4619个,共配置专兼职网格员9911人。

与此同时,我市始终把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贯穿基层治理的全环节、全过程,通过开展“一亲三心”活动,推动机关干部、镇街干部、村社干部和基层党员“脚板沾泥”,整合起基层治理的最大合力,把基层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活动开展以来,市直机关2000多名干部走访联系群众1731户,慰问困难群众530户,收集意见建议1665条,实际解决问题困难数527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2场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