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党建主题公园散步。 □汕尾日报记者 李济超 通讯员 林伟城 陈锦锋 陆丰市河西镇卧龙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农村发展全局,着重在阵地建设、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近日建成集党性素质培育、绿色生态养成、文娱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将党员、干部群众活动阵地由过去的室内拓展到室外,实现形式、内容和服务对象三创新,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活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党建公园让阵地“强起来” 卧龙村党建主题公园紧紧围绕“永远跟党走”主旨建园,红色党建主题特点突出,红色印记鲜明。漫步其中,仿佛置身党史文化长廊,让往来党员干部群众在游览中重温党史、感受中国精神、畅想中国梦想,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党的知识、感悟党性教育。 “以前这里是块杂草丛生的田园,现在变成了一个红色文化浓厚、花草树木茂盛的党建主题公园,我都快认不出来了!”在外务工多年的曾先生国庆中秋长假返乡探亲,一进村就被眼前这座“红色公园”吸引,看到主题公园党旗飘扬、广场宽阔、道路干净、河流清澈,连声称赞家乡的变化。 “自从有了党建主题公园,我们吃完晚饭就带小孩来公园散散步、聊天,不但可以跟着党员学习党的知识,还可以让小孩多接触党的熏陶,为我们生活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元素。”在村生活多年的老大叔满意地说道。现在,每天晚饭后,村党建主题公园就聚满了村民,读书看报、下棋对弈、散步聊天的比比皆是,这个“红色乐园”成了他们茶余饭后最喜欢来的地方。 河西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卧龙村党支部持续强化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丰富广大党员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投入100万元在村委会面前建设党建主题公园,将自然景观与党建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记者看到,公园内除景观绿植、健身器材、步行道和休息亭外,还增添党务宣传栏、党员树等富有党建元素的设施,让党员、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党建文化熏陶、唤醒红色记忆,有效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切实把党建阵地由室内拓展至室外、学习教育由党员扩展至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浓厚鱼水深情,达到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党群共建的效果。 环境整治让乡村“美起来” “原本村里的生活环境很差,村民的素质水平较低,垃圾随处可见、道路坎坷不平、河流浑浊恶臭。”回想起以前的生活环境,村民曾大哥连声摇头,他对记者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村党组织强有力的整治措施,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提升了村民素质,我们都很满意。” 去年以来,卧龙村党支部乘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风,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有序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和村居长效保洁、四好农村路、移风易俗等专项整治工作,打造标准硬底化环村路1200米,配套一座公共厕所,制定形成卧龙村《村民公约》,多措并举带动村民参与解决村道杂草横生、村民生活垃圾乱倒乱放、村民随处便溺等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产业扶贫让村民“富起来” “在党建引领下,我村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整合弃耕荒地318亩,带动村民实现稳定增收。”卧龙村党支部书记曾振嵩高兴地说。 今年来,卧龙村党支部多措并举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落实“一村一品”传统特色产业,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番薯种植基地,合计投入460万元用于水利、垦荒、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1000平方米的甘薯深加工厂房,番薯年产量近38000吨,带动村民就业近100人,每年增收3.6万元,逐步形成产业高效、产业帮扶、产业脱贫的长效机制。 曾振嵩表示,村党支部将以党建文化主题公园为依托,充分发掘红色平台载体优势,开展党员集中宣誓、党史知识讲堂等系列活动,把这一党员活动新阵地用好、用活、用出成效,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