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邓帼梅 10月24日,市统计局副局长罗木基做客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在线访谈”直播室,以“人口普查家家参与,美好未来人人共享”为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罗木基说,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这次人口普查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号码,第一次尝试自主填报,允许住户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联网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 主持人:今年是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什么是“七人普”? 罗木基:“七人普”就是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简称,它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 主持人:“七人普”主要的登记内容有哪些? 罗木基: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为实现普查数据与部门行政记录的关联打通,有效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在这次人口普查中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号码。 主持人:在普查过程中,如何确保获取的个人资料不被泄露? 罗木基:人口普查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市人普办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和保护工作,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采取严格有效的工作流程和人员管理制度,逐级落实人员分级管理责任,切实担负本辖区内个人信息安全和保护的责任。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严禁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收集到的人口行政信息资料仅用于人口普查,普查员在入户登记前要与普查机构签订保密承诺书。 主持人:本次普查都有哪些表格? 罗木基: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共有4种表格,分别是普查短表、普查长表、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死亡表。 主持人:网友“知音”问,除了入户登记,普查对象如何进行自主填报? 罗木基:“七人普”是历次人口普查中第一次尝试自主填报,允许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联网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七人普”倡导普查对象进行自主填报,住户在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申报,如果没有完成,普查员将入户登记普查表。 主持人:网友“李晓范”问,普查员什么时候开始入户登记?如何辨别普查员身份? 罗木基:普查中有两个环节需要普查员入户,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摸底和登记工作。摸底从10月11日开始,10月31日结束。11月1日开始进入普查的正式登记阶段,普查员要进入每个住户逐人逐项登记普查信息。短表登记结束后,从11月16日开始,将随机抽取10%的住户再次入户填报普查长表,获取更为详细的人口结构信息。整个登记工作持续到12月10日结束。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将佩戴统一的证件开展工作,鉴别普查员身份的办法一是开门前可以先查看证件,二是电话核实。 主持人:网友“老张”称有两间房子,不定期住一段时间,人口普查时如何登记? 罗木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登记原则,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都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普查登记标准时点住的房子作为现住地登记,其他房子如果有户籍寄挂的,需要登记一次,没有人住也没有户籍寄挂的,可标记为空房。 主持人:网民“爱吃葡萄”留言,家有成员常年在外国打工,只有假期才回来,但没有外国国籍,普查应该怎样登记?会不会被销户? 罗木基:对于出国打工的人员,普查员通过直接电话联系该人员或间接询问该人员的亲戚朋友或户口所属的村居委会,了解该人员是否在国外定居、是否已取得国外身份等,若该人员仍属于中国国籍,会按规定予以普查登记。关于销户问题,人口普查不参与户籍管理,户籍去留问题由公安部门依法依规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