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汕尾城市在线网-看有温度的资讯

多线并进 产业强基 碣石发力振兴乡村

2020-9-29 14:29| 发布者: swcszx1| 查看: 494| 评论: 0|来自: 汕尾日报

摘要: 看有温度的资讯,就看汕尾城市在线网

汕尾日报讯(记者 李济超 通讯员 余海扬) 近年来,陆丰市碣石镇在党建引领下,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该镇认真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该镇碣北区域滴水、新丰、上林、新酉等村拥有连片优质土地资源,由于各家各户分散种植,不仅种植规模小,产值也低,经常面临产品滞销的难题。针对这一情况,该镇以壮大农业产业为根基,依托辖区内碣海种养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植物龙陆丰生态农业科技园为平台,通过土地流转模式,推广种植萝卜、甘薯等优良品种1万多亩,经济收益十分可观。对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该镇积极探索“网上线下、同步销售”新模式,通过开通网店和在各大超市、商场设置专柜等方式进行销售,并通过与深圳市罗湖教育局等对口帮扶单位合作,大力推介农产品进入深圳市罗湖区中小学校食堂,仅去年就销售农产品达5万多公斤,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切实摆脱本地农产品“有特点无名气、有产量无销路”的困境。

该镇积极筑梦山水田园,推动乡村旅游。浅澳村位于碣南半岛,拥有碧海、金滩、奇石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对此,该镇确定了把浅澳村及临近区域打造成复合型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定位,充分利用丰富的海岸资源发展蓝色经济,通过分批建设房车度假露营基地、海滨共享浴场等项目,打开了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绿色通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经过持续打造,昔日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村”,于去年成功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并作为游览点之一列入广东省首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节假日期间日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为当地村民带来十分可观的旅游收入,实现人均增收近1.5万元。

该镇进一步打造投资“洼地”,破解就业难题。该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壮大新兴优势产业,以陆丰海洋工程基地落户碣石为契机,践行“店小二”精神,想方设法推动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产出效益好的重点企业入驻,目前这批企业在第一期已增加就业岗位两千多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增加就业岗位超万个。在此基础上,该镇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多次组织举办招聘会和开展就业培训,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应聘、实习、上岗,不仅就地就近解决就业难题,还为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人才“活水”。同时,针对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照顾家庭不便外出就业的实际情况,该镇积极引导其到碣海种养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植物龙陆丰生态农业科技园参与劳作、赚取收入,目前日常可为农村妇女提供100多个从事农业生产的固定就业岗位,在农忙时节还可增加临时就业岗位1000多个,有力解决人民群众生计问题,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该镇还认真巧用扶贫资金,激活产业升级。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该镇意识到,如果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渠道过于分散,那么产生的效益将十分有限,起不到为贫困户增加收入的作用,更不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对此,该镇经过逐村逐户做工作,征得贫困户一致同意,统筹扶贫开发资金9500多万元,投资建设碣石美食城、响水水库提水泵站和碣海种养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力促通过项目形成固定收益。目前,这些项目在每年平均为每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3000多元收入的同时,还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实现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该镇在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采用集体与公司合作模式,投资建设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利用各村“三清三拆”后的闲置土地种植经济性花圃,并发动贫困户参与经营,从而既可提升绿化质量和管护水平,又可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该镇莲花、角溪坂等村已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推广种植,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实现以“美”促“富”、以“富”带“美”,让小康路越走越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